在上海举办2025人形机器人及机器人技术展览会有哪些方面优势?
以“人形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业展——上海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简称:上海人形机器人展),将于2025年12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专业展会,本次展览将为行业内外提供一个展示最新技术成果、促进产业合作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2025上海人形机器人及机器人技术展览会旨在依托上海独特的产业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2025上海人形机器人及机器人技术展览会不仅是一次技术交流的盛会,更是构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关键一步,对于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产业优势
上海浦东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超30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全链条。ABB机器人赋能中心、仿生机器人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密集入驻,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
-
政策优势
依托国家《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及上海《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明确支持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为展会提供顶层设计保障。
-
区位优势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是全球会展核心地标,依托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力,吸引国际头部企业参展。2025年展会预计吸引超5万专业观众。


关于我们
About us and company introduction
为加快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支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高登会展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定于2025年12月17日-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2025上海国际人型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2025上海人形机器人展览会展品范围覆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与应用服务。2025上海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将作为中国地区的首个人型机器人产业链专业展,依托杭州湾区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人型机器人技术创新,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机器人产业升级与发展。
2025上海国际人型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展品范围覆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包括伺服系统、传感器、减速器、控制器、关节模组、机器视觉系统、电池与电源管理系统、通信模块以及计算平台与操作系统等)、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与应用服务。
2025上海国际人型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期间还将举办国际人型机器人创新与投资大会,围绕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旨在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大会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技术成果,并进行了产业化项目的签约,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上海国际人型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主要观众来自政府、国际组织、知名院士、行业专家、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创始人、高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应用领域(包括医疗、教育、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生产制造、家庭陪护等多个领域)代表及媒体等。
展会优势
Advantages
-
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依托国家《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及上海《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明确支持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为展会提供顶层设计保障。
-
技术创新高地地位
技术创新高地地位
上海拥有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国内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以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技术引领能力国际领先。
-
国际化区位优势
国际化区位优势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是全球会展核心地标,依托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力,吸引国际头部企业参展。2025年展会预计吸引超5万专业观众。
-
产学研融合生态成熟
产学研融合生态成熟
汇聚浙江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顶尖科研机构,以及国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在展会期间深度合作。
-
场景应用示范领先
场景应用示范领先
工业场景中,优必选机器人已在广汽、上汽工厂实训;养老领域,民政部门积极开放护理机器人应用场景,为展会提供落地案例库。
-
基础设施与配套完备
基础设施与配套完备
拥有超大型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城市级模拟应用场景,可现场演示复杂环境适应性,提升展会互动性与技术可信度。
-
市场需求规模庞大
市场需求规模庞大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000亿元,占全球32.7%。上海作为消费前沿,养老、医疗、制造等场景需求旺盛,为展会商业化提供强力支撑。
-
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上海浦东张江机器人谷已集聚超30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全链条。ABB机器人赋能中心、仿生机器人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密集入驻,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